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
242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三国从黄巾小兵开始 > 第13章汉家天威一

三国从黄巾小兵开始 第13章汉家天威一

作者:温湛 分类:历史小说 更新时间:2023-02-12 20:30:09 来源:大海中文网

曲梁城上,张燕和张梁都在探头观察战况。

因为站得高看得远,两人第一时间就注意到北边有骑兵到来。

“骑兵?哪里来的骑兵?”

张燕伸长了脖子也看不清那边的细节,只能看到一大片的黑点,隐约是个人马合一的样子。

给他急的呀,早知道穿越前,去工厂学一下烧玻璃,这样他就能弄个望远镜出来。

可惜没有早知道。

“哪边的人马?他会帮谁?”

这是城墙上留守诸将在乎的问题。

孙轻冒出一个想法,问道:

“人公将军,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地公将军派来的?”

“地公将军就在上曲阳,正好在咱们北边。”

其他渠帅纷纷应和,“是呀是呀!有可能的!肯定是地公将军派来的援兵!”

人公将军张梁摇了摇头,“我不知道,但吾大兄,并未向二兄报信求援。”

张角三兄弟,老大张角,号天公将军。

老二张宝,号地公将军。

老三张梁,号人公将军。

黄巾军主力兵分两路,一路由张宝带领,往上边和右边打,支援幽州和青州黄巾。

一路由张角带领,往下边和左边打,主要的目标是洛阳,和豫州荆州兖州黄巾汇合。

上一次双方互相报平安的时候,张宝就在冀州北部的上曲阳作战。

张梁这话的意思是,张角并未向张宝,求援。

这支骑兵是地公将军张宝的援兵,可能性不大。

张燕转头向角落上的望楼看去,问道:“你们有看清那些人的样子吗?是否在头上扎了黄巾?”

望楼上的黄巾士卒回应道:“将军!我们也看不清!但······应该不是官军!他们没有穿戴甲胄!”

“没有甲胄?”

“没有甲胄!”

甲胄甲胄,甲为铠甲,胄为头盔。

正规的官军精锐队伍,例如北军五校营都是甲胄齐全的,头盔,臂甲,肩甲,腿甲,兼而有之。

稍次一点的常备军,例如郡国兵县兵等,根据地方财力上的不同,可能不怎么齐全,但无论如何,没有头盔,没有臂甲和腿甲,保护上半身的躯干部位盔甲是一定会配备的。

没有甲胄就意味着······

“肯定是我们黄巾兄弟!”

“绝对是地公将军派来的援兵!”

孙轻等渠帅已经开始欢呼雀跃了,不是官军,那就肯定是咱们黄巾军了,普通的队伍哪里敢来掺和这十几万军队厮杀的战场,吓都吓尿了。

城墙上一片欢声笑语,充满了愉快的味道。

此时,望楼上的小兵犹豫着叫道:“将······将军!好像······好像是胡人!”

“嗯?”

“胡人?”

欢乐的气氛顿时被打断。

汉朝面对的胡人有好几拨。

先说匈奴人。

这个大汉立国以来就一直盘旋在头上的阴影,自从被霍去病和卫青,这对大汉传奇将帅,一顿揍以后,老实了不少。

之后大大小小的交战败多胜少,再加上匈奴内部单于之位的争夺,最终分为南北两部。

史称北匈奴,南匈奴。

南匈奴南下投降汉朝,被要求驻守并州北部,作为边塞屏障。

而北匈奴依旧在大漠纵横。

直到公元89年,也就是距今95年前,外戚,大将军窦宪,出兵塞外,攻击北匈奴,深入瀚海大漠三千余里,大破北匈奴,从此北匈奴西遁不见踪影。

大军班师回朝时,在燕然山这个地方(现今在蒙古国境内)立了个石碑,让投笔从戎的班超之兄——班固,写了一篇短文作纪念。

这个举动,给后世留下一个成语,叫勒石燕然。

宋朝范仲淹曾经在《渔家傲·秋思》中写道: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”。

勒石燕然,通常跟封狼居胥并列,作为武将最高荣誉的形容词存在。

北匈奴被打跑了,南匈奴投降了!

是否匈奴就不再是汉人之敌了呢?

很遗憾,并不是。

南匈奴投降归投降,但心里是很不服气的,你汉朝,不就是地方大,粮食多,人心齐,将士勇猛,甲坚刃利,步射无敌,骑射无双嘛!

我们匈奴最大的优点就是嘴硬心宽,就是不服!

我们只是学勾践卧薪尝胆,将来,我匈奴依然是北境之王!

现在,请大汉天子先赏我们一点粮食度过灾荒先,我们拿人马跟你换,还有帮你们汉朝守边疆,预支一下工资不过分吧。

匈奴人心高气傲,咱们可是大汉宿敌,不能这么老实地窝着啊!

于是,各部落都在找机会搞事情,该劫掠还是得劫掠!

为这,负责看住南匈奴的,使匈奴中郎将,没少死。

基本是隔几年就会因为匈奴人袭击汉人,而被罢官下狱处死,或者直接就在任期内被匈奴砍了。

所以,这支胡人骑兵不排除是南匈奴再次趁机搞事,捣乱来了。

除了这种可能,还有其他胡人的可能。

前面说了,南匈奴在并州,北匈奴被打跑,那么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。

这偌大的,空荡荡的万里瀚海大漠,归谁了呢?

友情提示,不是大汉。

大汉压根就不想要,塞外苦寒呀,又不好种地,我们要来干啥?

受冻挨饿,体验最痛苦的人生吗?

要不是狗日的匈奴年年打秋风,我们连长城都不想修!

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大汉的种地技能全天下独一档,只要你们匈奴别来打劫,我们光是种种地,养养桑蚕,就能丰衣足食,阖家幸福安康。

但是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,鲜卑人就觉得自己非常不幸。

同样是胡人,匈奴人年年蹭大汉的年夜饭,走的时候大概率还能带个肤白貌美的汉家女回去暖床。

但是我们鲜卑人就不行,不但不准跟着他们一起去蹭饭,还反过来被压榨,年年被要求上岁贡给匈奴。

不给还不行,原因无他,打不过。

行!你强你有理。

改变我们命运的曙光,就在公元前119年。

我们听说汉朝的那位武皇帝发动了漠北之战,有个叫卫青的大将军,大败匈奴单于,还有个叫霍去病的将军,赶着匈奴左贤王跑。

哎呀!我们当场直呼,鲜卑人的救星来了!

我们鲜卑人果断起义,万恶的匈奴人!

受死吧!

目录
设置
设置
阅读主题
字体风格
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
字体风格
适中 偏大 超大
保存设置
恢复默认
手机
手机阅读
扫码获取链接,使用浏览器打开
书架同步,随时随地,手机阅读
收藏
换源
推荐
反馈
章节报错
当前章节
报错内容
提交
加入收藏 ←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→ 错误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