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
242小说网 > 仙侠小说 > 修仙,从长生不死开始 > 第300章锦官宫城

修仙,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300章锦官宫城

作者:明月共举杯 分类:仙侠小说 更新时间:2023-03-20 23:36:55 来源:大海中文网

不过这些轻刑犯人数更多,截止到去年年末,便有五千多人被发配了过来,为黔中郡地方新添了五千多户口。

而到了今年,流放罪犯更是达到一个**。

截止到上月七月末,今年楚国各地府县,一共向黔中郡流放了七百重刑犯,一万两千名轻刑犯。

其中又有一千名罪犯,还有家人跟随,一起迁徙到了黔中郡。

迄今两年的不断流放,一共为黔中郡增添了两万五千人左右的人口,大大充实的地方,为大楚对于此地的统治作出了卓越贡献。

也正是因此,陆渊对于这项流民安置工作,看得极重。

每到一地,都要仔细询问。

“回大王。去年末,我峨山府便接收了一千二百名重刑犯,一千一百名轻刑犯。到今年七月,又接收了三百名重刑犯,三千三百名轻刑犯。

前后加起来,共有一千五百名重刑犯,四千四百名轻刑犯。

按照大王颁布的流民黔中徙戍律,这总计五千九百名轻重罪犯,都已在地方挑选夷人妇孺,各自分配安家,在峨山府编户为民,充实户口。

而其中一千五百名重刑犯,也根据条例,设置了三个军屯镇,分别安排了一百名县兵看管,监督其等。

现今各处罪犯,不论军屯民屯,都已陆续安定生产。

哪怕是新流放来的,也在地方官府的督促下,赶上了夏种,过个几月,便可秋收。

若是每年如此持续下来,不用十载,我峨山府就能有五万户楚人,彻底将此地化为王土。”峨山知府陈元修信心满满的回道。

以如今的流放力度,峨山府每年可接收五千到七千名轻重罪犯。而这些罪犯到了地方之后,又会分配相应的夷人妇孺,用以进行同化。

照这个进度,十年时间,就可编出五万到七万户百姓,为地方增添三十万左右的在籍人口。

一府三十万人,哪怕在大楚内地,也差不多是这个规模了。

如此人口,当然能够帮大楚,完全掌控此地。

当然,以上这些,都只是理想中的状态。

实际执行起来,自不可能这么完美。

比如大楚内地,一年年流放下来,地方百姓慑于刑威,当然会收敛行迹,不敢轻易触怒刑罚。每年犯事的人,自然会越来越少。

往后年岁,能流放过来的罪犯自然也会相应减少,不可能每年都有五六千人送过来。

又比如黔中郡这边,地方上那些夷人妇孺,如今自然是有大量失去了丈夫父亲的家庭,分配起来很是简单,对方也无法反抗。

但开头这两三年分完之后,适合分配的夷人家庭分完了,一些夷人小孩也长大了,又会组成新的家庭。那些夷人妇女也老了,不再适龄适育。…

如此情况下,想要找到合适的分配夷人家庭,也没那么容易。

所以这种流放过来之后,就给罪犯分配夷人妇孺的做法,顶多也就维持个三五年。

而且地方上,有没有那么多夷人家庭,用来给罪犯分配,也是个问题。

毕竟整个黔中郡内,按照如今粗略统计,一郡八府,本地的土着夷人加起来,也只剩下六七十万人。

这点人口,最多也就二十万户,分不了几年就没了。

因此,以上种种加起来,想要在十年内,把峨山府的编户人口增加到五万以上,基本不可能。

毕竟如今峨山府的总人口,就算算上地方夷人,加起来也不到七万。

就这七万人,你说十年后能增加到三十万,一年一胎也做不到啊。

这一听就是假话。

不过现在是什么时候?

大王来这里巡视工作,身为地方官员,自然要往好了说。

你别管能不能做到,最起码的场面话,总要说的好听些。

反正先把大王伺候好了,让大王高兴了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至于十年后,这里能不能有五万户口?

拜托。

现如今做好政绩,十年后,我陈元修都可能升到郡里,或者调到中央了。

人都不在这了,这峨山府要如何,那也是后任者去头疼的事情,与我何干?

大家做事,就是为了升官,你还真为了百姓不成?

陈元修这番话说的心安理得。

“很好,陈卿做的不错。峨山府能这么快稳定下来,孤就放心了。”

听陈元修详细说明流放罪犯安置的事情,又查了查具体籍册之后,陆渊不由满意点头,出言夸赞几声,然后再度强调道:“那些夷人性情骄悍,野性难驯,为沐王化,不似我三帝苗裔。

要使其等驯服,必得灭其丁,妻其女子,奴其子女,灭其文化。

如此不出二十载,黔中郡便再无夷人,皆我王化楚民,此长治久安之国策也。”

陈元修闻言,立刻拍起马屁:“大王定夷三策,实乃千古良谋,百年大计。臣只是稍试之,峨山府便粗定。若持之以恒下去,何愁西南诸夷不平。

大王放心,臣定着力推行此策,为我大厨稳定西疆,不令那夷人反复。”

陆渊点了点头:“峨山府有卿在,孤放心。”

对于陈元修那些夸张之语,陆渊自然听得出真假。

不过他也不管这些。

手底下官员想在自己面前表现表现,这是合乎常理的事情。

毕竟谁不想升官进步呢?

人做事都是受**驱使的,不为了更大**,哪来的动力做事?

只要手下官员能做好自己安排下来的事情,那对方做点小动作,只要不太过分,那都是可以容忍的。

而眼前的陈元修,显然就将工作做得很不错。

与先前的赵羡之一样,都是个有能力的官员。…

至于眼下喜欢说点大话的毛病,相比起对方能力,也就算不得什么了。

……

在峨山府巡视了几天,又亲自考察了一下那些军屯的重刑犯,确认这些人在士兵的看管下挺老实的,没闹出什么乱子后,陆渊就带着人马,继续巡视其余地方去了。

如此这般,在各地的巡视工作,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,到了九月末时,才总算结束,摆驾返回石城。

等回了郡城,在改为行宫的原乌蛮国王宫歇了没两天,泸水东岸便传来捷报。

李雄在秦藏川休养了三月之后,等收了夏粮,于七月末,便领着征募的一万兵马,向南对与李良隔河对峙,温富一带的大长和军发起进攻。

此地的大长和军约有两万,主力一万屯驻在温富城,剩下一万则分布在泸水沿线的渡口,防备着李良渡河。

这点人马,面对李雄这位先天宗师,自然不是对手。

再加上河对岸的李良,早就接到陆渊命令,让配合李雄,对此地的大长和军发起攻势。

在前后夹击之下,该地大长和军只撑了两月时间,便被两军合力剿灭,温富一带一共七城十万夷人,落入李雄掌控之中。

至此,除了北部蓝照云应对的会川国战区外,陆渊控制的黔中郡,与大长和国之间,再无直接接壤。

中间被李雄控制的区域隔了开来。

战后李良带着剩余的八千禁军,撤回泸水东岸,继续沿线布防,以防那些流窜的夷人士兵。

李雄则带着收编夷军之后,扩张到两万余的兵马,再度北上赤炎城,汇合了当地留守的李寿部三万人,与对面沙池一带黎川率领的大长和军继续交战,试图夺取昆海北部地区。

而接到捷报之后,陆渊也在考虑一件事。

那就是该给李雄正式册封,让他建邦立国了。

毕竟如今李雄手中,正式控制了昆海东部、南部地区,实质掌握的地盘约有一千里方圆,人口也有三十万,兵马更是达到五万之众。

这等实力,虽然依然算不得强,但也足够建立一个小国家,成立政权了。

而且给李雄封邦建国,也是原先陆渊的许诺。

如今对方在前线攻城略地,直接为大楚顶起了对抗大长和国的第一线,可谓功劳显着,也确实要给出封赏,以酬其功了。

因此陆渊思虑过后,在十月一日派出使者,前往赤炎城前线,正式宣读诏书,册封李雄为昆海公,让其筹建昆海公国。

嗯,就是公国。

毕竟如今大楚也只是个王国,陆渊也只是楚王,总不可能册封对方为昆海王。

不然两边都是王,谁听谁的?

李雄想要称王,等什么时候陆渊称帝了再说。

现在,想也别想。

处理完对李雄的嘉奖,册封了大楚的第一个属国昆海国后,陆渊除了给赤炎城前线,又输送了一批粮草之后,就没过多那边的战事了。

便如先前的约定一样,泸水以西诸地,李雄自取之。

楚国不过多干预,只负责提供些许钱粮支持。

李雄的昆海国能打下多少领土,全凭对方本事,陆渊不会出太多力帮对方。

不然反正都要出兵,那打下的地盘,大楚还不如自己拿下,凭什么要出力白干活,便宜昆海国?

李雄也正是知晓这一点。

所以他在泸水西边的战场上折腾的时候,除了传信后方,跟陆渊索要钱粮武备之外,从未提过出兵支援之事。

征兵打仗,更是全靠自己。

尤其是有了地盘之后,甚至连粮秣供应,都少求了许多,转而开始从昆海国内自己解决。

这个用来缓冲屏障的附属国,算是越来越有用了,减轻了楚国相当大的压力。

当然。

某种方面上讲,也能说昆海国的独立性,越来越大了。

此事是好是坏,只能说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了。

不过有一点,陆渊却可肯定。

那就是在大长和国没被消灭前,甚至说西南三大夷国没被消灭前,有着外部强大生存压力下,李雄的昆海国,基本是不可能背叛的。

不然外有三大夷国,内有强大的宗主楚国,内忧外患之下,昆海国只要敢反叛,那转瞬间就会迎来灭亡的结局。

有这些依仗在,陆渊也不担忧对方反叛。

而等这些外部强敌被消灭,楚国也早已强大,李雄就更不敢背叛了。

陆渊一点都不慌。

目录
设置
设置
阅读主题
字体风格
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
字体风格
适中 偏大 超大
保存设置
恢复默认
手机
手机阅读
扫码获取链接,使用浏览器打开
书架同步,随时随地,手机阅读
收藏
换源
推荐
反馈
章节报错
当前章节
报错内容
提交
加入收藏 ←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→ 错误举报